九月的风刚褪去夏末的燥热,一场关于 “安全” 的温暖约会已悄然开启。
9 月13 日国际急救日,极氪汽车携手乐普为车主家人们打造了一场沉浸式线下安全课堂,从安全 [氪] 堂的干货分享,到打破边界 AED 急救课堂的实操教学,再到趣味时 [氪] DIY 的温馨互动,每一个环节都在诉说:安全从不是遥远的口号,而是触手可及的守护。
当环节推进至 “打破边界 AED 急救课堂”,乐普带来的专业急救设备瞬间吸引了全场目光,成功勾起了大家的浓厚兴趣。培训师以娓娓道来的从容节奏,用生动鲜活的语言拆解心脏骤停的急救知识,将专业内容转化为易懂的日常表达。台下的观众无不全神贯注,目光紧随着讲师的动作,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关乎 “生命守护” 的关键细节。
提到 AED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 “听起来好专业,我肯定不会用”。但在乐普的急救课堂上,这种 “距离感” 被彻底打破 —— 因为乐普做的,就是把 “复杂的医疗设备” 变成 “普通人能轻松上手” 的守护工具。
在现场,乐普急救培训讲师拿着乐普的 AED 设备,用最直白的语言讲解:“这台 AED 的操作只有三步:打开盖子、贴上电极片、按下除颤按钮。全程会有语音指导,哪怕你是第一次用,跟着声音做就行,比用手机导航还简单。” 讲师还邀请现场观众上台模拟操作,从撕开电极片包装,到正确贴在 “模拟人体” 的胸口,再到等待机器分析心律,每一个步骤都有人耐心指导。
乐普 AED 的 “贴心” 不止于此。
作为深耕医疗领域 20 余年的企业,乐普在 AED 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 “场景适配性”。
设备非常轻便,女生也能拎起;外壳采用防摔材质,哪怕在汽车后备箱里颠簸也不怕;电池续航长达 5年,不用频繁充电,随时拿出来就能用。
更重要的是,乐普还搭建了微信小程序“乐普AED” ,通过这个小程序就能查询附近的 AED 位置,同时提供 24 小时技术指导 —— 从设备到服务,乐普把 “专业” 藏在每一个细节里,却把 “便捷” 留给了每一个普通人。
很多人可能会疑惑:汽车的核心安全不是刹车、气囊吗?为什么要和 AED 扯上关系?
但你知道吗,我国每年发生心脏骤停的案例超 50 万起,而抢救的 “黄金时间” 只有 4-6 分钟。现实中,救护车从接到报警到抵达现场,平均时间往往超过 10 分钟,等医护人员赶到时,很多生命早已错过最佳抢救时机。
这时候,“移动场景” 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。无论是在高速路上、偏远景区,还是居民区的小巷里,汽车都是最常见的 “移动载体”。如果每一辆汽车都能成为 “小型急救站”,配备一台 AED(自动体外除颤仪),再加上车主掌握基础的急救技能,就能在关键时刻搭建起 “生命桥梁”。
极氪汽车之所以携手乐普打造这场 AED 急救课堂,正是看到了 “出行安全” 的深层需求 —— 行车安全是基础,但当意外超出 “驾驶范畴” 时,车企能为用户做些什么?答案就是打破 “汽车” 与 “医疗” 的边界:让 AED 走进车主的认知,让急救技能成为车主的 “第二技能”,让每一次出行不止有速度与激情,更有安心与底气。
“打破边界” 从来不是一句空话。
“打破边界”背后是 “把用户放在心上” 的真心。
极氪汽车跳出 “车企只做车” 的局限,乐普打破 “医疗只在医院” 的框架,两者携手把 “安全课堂” 搬进线下,把 “急救技能” 教给车主,本质上都是 “以用户为中心” 的初心 —— 因为真正的安全,不是被动等待保护,而是主动掌握能力;不是遥远的承诺,而是触手可及的守护。
未来,或许会有更多极氪车主带着今天学到的急救技能,在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;或许会有更多人因为这场活动,开始关注 AED、学习急救知识。而这,就是这场 “安全之旅” 最珍贵的意义。